中国能源革命的三大路径 四川中海天然气有限公司_中海燃气涉及天然气能源项目主要涵盖有:页岩气勘探、开发,LNG生产工厂,LNG储运调峰设施建设、LNG车船加气供应;城镇管道天然气供应;煤层气开发,煤制天然气,生物(秸秆)及生物垃圾制天然气、柴油
中国能源革命的三大路径
编辑:工程技术部    发布于:2014-09-12 10:49:46   

文|周大地
中国能源研究会

“能源革命”是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关键词。“革命”的要义在于根本性变革,意味着我国能源战略将出现根本性的重大变化。

  我国能源革命包括减量革命、增量革命和效率革命三大路径,核心是平衡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与生态环境三者的关系。减量革命是首要任务,它包括消费观念转变和节能两方面;增量革命需要进行传统能源改造、加快新能源发展,以及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效率革命即同样的能源产出更大效率,它可以通过能源政策体系、价格体系和市场化改革实现。

  减量革命:实现六个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长期较快发展。但重视发展速度、轻视发展质量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和“按需定供”的能源供应模式,导致了国内能源消费规模急剧增长,能源开发强度急速扩大,能源资源紧张形势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能源资源约束日益趋紧

  经过长期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我国东部地区主力油田相继进入开发中后期阶段,增储、增产潜力有限。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刚刚起步,发展前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其大规模的开发也受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约束。

  2、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目前我国煤矿采空区累计超过100万公顷,每年排放有害气体超过20万吨。石化工业排污环节多、污染物排放种类复杂且毒性大。近年来,雾霾问题更成为举国之痛,已影响我国25个省份,受影响人口达6亿。

  3、温室气体减排压力空前严峻

  据国际能源署测算,我国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接近75亿吨,超过世界总量的20%,人均排放超过5吨,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4、能源安全问题也日趋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2013年我国成品油和原油的表观消费量分别达4.98亿吨和4.87亿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7%和2.8%;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8.1%,与2012年基本持平。预计2014年我国成品油和原油净进口量分别达3.04亿吨和2.98亿吨,较2013年增长5.3%和7.1%,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继续上升。

  从1993年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由当年的6%一路攀升,2009年突破50%的关键节点;天然气和煤炭的对外依存度也持续上升。2013年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由2012年的25.5%升至31.6%,首次突破30%;煤炭对外依存度为8.13%,较2012年的7.11%上升明显。

  传统能源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度较高。改革开放前20年,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进入新世纪的10年,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GDP增长了170%,即翻1.4番。按照这个增速关系,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超过55亿吨标准煤,对资源环境和国家能源安全造成巨大压力。未来,我国靠高耗能支撑快速发展的路子已经走不下去了。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也就是减量革命,意味着敞开口子消费能源的模式将终结,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有效落实节能优先,必须成为共识。在新的发展时期,我国能源面临的最大课题,就是必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革命,真正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实现能源资源的永续利用。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革命,应努力实现六个转变。

  一是从着力提高能源保障能力转变到在着力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用战略和开放的眼光构建能源安全体系;

  二是从敞口式消费能源,转变到科学管理能源消费,“调结构,转方式'’,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效率,遏制能源消费总量过快增长;

  三是从过度依赖传统化石能源,转变到优化能源结构,努力实现能源清洁化利用,增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四是从依靠高耗能支撑经济快速发展,转变到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能源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以较少的能源消耗支撑更多的经济增长;

  五是从主要关注能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转变到同时更加关注能源对民生改善的作用,努力提高普遍服务水平,让能源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国人民;

  六是从重能源开发利用,转变到开发与保护并重,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实现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增量革命:常规非常规及海外资源利用齐头并进

  “能源革命”很重要的一条路径就是增加能源供给。

  我国油气远景资源量为1287亿吨、70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为255亿吨、27万亿立方米。截至2013年初,我国油气探明程度(可采储量)分别为35.7%、15.4%。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石油勘探处于早中期阶段,天然气勘探处于早期阶段。也就是说,我国在能源增量革命上仍有潜力。

  目前我国在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吐哈、松辽、渤海湾、苏北、东海、台西、珠江口、琼东南和莺歌海14个盆地均发现规模性气田,还发现一些小型成气盆地,例如保山气田、三水盆地、曲靖盆地和陆良盆地等。这说明我国拥有广阔的天然气勘探区域和巨大的资源潜力。但需要说明的是,占气田总数19%的大气田,其年产量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我国储量丰度最高的克拉2大气田,年产量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13%-16%;苏里格大气田、榆林大气田和靖边大气田,年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5%、7%、9%。而俄罗斯乌连戈依大气田和亚姆堡大气田,其年产量占俄罗斯天然气总产量的58.8%,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14.7%。因而,勘探和开发储量大、丰度高的大气田,是大幅增加我国天然气储产量最重要的环节。

  截至2013年初,我国东部、中西部和海域探明程度分别为48%、20%和10%。东部地区剩余资源量219亿吨,但勘探和采出程度较高,储量呈缓慢下降趋势;中西部和海域探明程度低,储产量有望持续增长。中西部和海域天然气远景资源量合计占全国天然气总量的91%。截至2013年初,中西部和海域探明程度不超过20%,其中中西部勘探在岩性地层、前陆和海相碳酸盐岩领域不断获得新突破,战略接替地位凸显。

  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40%,且仍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尚不足10%。因此,加快转变能源利用方式,调整能源布局,优化能源结构,是应对雾霾之困、解决大气环境问题的优选之策。

  事实上,我国可再生能源丰富,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5.4亿千瓦,风能资源近40亿千瓦,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占陆地国土面积的2/3,大片的戈壁和沙漠都可以建设太阳能电站,生物质资源年可利用量达4亿多吨标准煤,地热能、海洋能资源也非常丰富,都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仍然很低,尚不足10%,且弃风、弃水问题突出,暴露了我国能源发展思路和管理体制机制的缺陷。

  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特性,可以形成多种特色的大型能源基地,如水电基地、煤电基地、风电基地和太阳能发电基地。发挥好这些能源基地的作用,对保障能源清洁可靠供应意义重大。为解决中西部地区大气污染问题,需要调整中东部地区的能源发展思路。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本地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其次,要优先利用天然气、瓦斯气、页岩气、生物沼气等气体燃料,建设小型分布式热电联产项目,主要用于满足各类用热需要。

  目前我国的能源价格,特别是电力价格总体是控制的,既不反映电力市场供需状况,又不反映电力的丰枯和峰谷特性,对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十分不利。

  得益于近两年的大规模收购,2013年我国企业海外权益油产量首次突破1.1亿吨。中国石油受苏丹项目复产推动,权益油产量继续保持增长,达5800万吨。中国石化在2012年和2013年先后收购了尼日利亚、北海和埃及筹在产油气田项目,油气产量超过3000万吨。得益于收购尼克森公司的产量贡献,中国海油海外权益油产量达到1800万吨,其中仅尼克森产量计入就增加了800万吨。其他石油公司产量超过600万吨。

  目前我国海外能源项目开发呈现“大项目、小股权、大投资”的新特点,成功参与大型超大型能源项目投资,成功进入里海海上、巴西盐下深水、东非海上天然气,以及俄罗斯东部天然气、中英液化天然气供应等项目,海外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为拓展能源进口多元化、实施能源增量革命战略夯实了基础。

  效率革命:建立现代能源体系

  能源效率革命涉及能源政策体系、价格体系和市场化改革。

  1、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这主要包括:加快能源立法;完善和编制国家能源战略与规划;建立更完备的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制修讯总体水平;建全和规范能源统计管理体系,建立系统、准确、完备、共享的国家能源信息系统;改进政府管理,强化能源管理职能,建立专业、高效的监管体系;继续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好价格、税收等手段对能源经济的杠杆作用等。

640.jpg

  2、切实提高能源效率

  这包括: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制定分产业能耗技术标准,淘汰高耗能技术装备,产业和经济政策都要向节能技术和产品倾斜,通过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提高能源效率;重视分布式能源的规划和推广,开辟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新途径;要科学规划煤、电、油、气、核及新能源发展利用,立足国内,依靠技术创新,增强油气供应保障能力,科学、有序、高效开展油气勘探和开发利用。

  3、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能源开发和消费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能源管理体制还相对滞后,能源资源的稀缺属性还没有得到应有体现。能源虽然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但也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应该受到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调节,应该由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即由市场决定价格。同时,对于那些不具有自然垄断的业务环节,也可以通过竞争提高效率。

  在市场化改革当中,能源不仅要回归商品属性,还应体现其在环境容量空间中紧缺资源的属性。应该注意的是,不要在还原能源商品属性的时候,完全忽略能源的公共属性,能源的公共属性是存在的。平衡能源的两种属性,对下一步能源市场框架、架构,设计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实现能源革命目标?

  如果用一个概念来表述,那就是要建立现代能源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具有六大特征:即结构多元化、总量平衡、提高效率、开放大循环、系统自适应,以及开发和利用可持续。

  能源革命最终目的是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目前我国能源安全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要求能源低碳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问题:

  二是能源技术水平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安全保障因素和经济竞争力,我国需要加快能源技术创新;

  三是能源消费总量大、增速过快和煤炭占比过高,油气对外依存度高,非化石能源近中期占比十分有限,导致我国的能源消费方式不可持续,进而影响能源安全。

  面对这三个影响我国能源安全的问题:

  一是要由单纯增加供应,转向由供给和需求双向制约提供保障的观念,把抑制不合理需求提升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

  二是要由片面强调保供,转向只能在生态环境治理前提下提高能源服务水平。把解决能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三是树立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能源科技安全和能源经济安全观。发达国家利用科技优势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成本,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我国长远能源安全观应基于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的振兴,基于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基于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牢固树立开放的有竞争力的能源安全观。

copyright© 2013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中海天然气有限公司    蜀ICP备13022760号
四川省青羊区东华正街42号广电国际大厦    邮编:610000       电话:+86-028-86754611    +86-028-86754011     传真:+86-028-86754411